夕伊人 > 都市言情 > 重生之乘风而起 >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产业伤痛

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产业伤痛(1 / 2)

「嗦嘎……对于财大气粗的索尼,富士,东芝来说,他们要追赶柯达的步伐可能并不难。」松井造说道:「但是对于其余众多希望转向数码领域,但是有缺乏资金支持的中小厂;或者说虽然有资金有实力,但由于前期策略失误投入不够,导致没有来得及研发自己系统的大厂来说,你们的方案,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一步到位的选择?」
「松井先生你完全明白我的意思!」周至端起酒杯来:「果然是行业精英!」
「这就是你们帮助微软研发vc的真正目的?」金淳一也认为自己已经懂了:「得到微软的可视化控件知识产权授权,研发出linux的可视化控件版本cos,并且交换到核心知识产权,再将之缩减成移动设备使用的inicos,这就算找到了一个新的市场!」
「unix垄断服务器和中小型机,indos,ios,linux竞争个人电脑,inicos则绕开它们,发展移动设备操作系统。」松井造连连点头:「虽然市场小很多,但是却躲过了技术壁垒,起码有了吃肉的可能,而不是每次都只能做大厂的雇工。」
「四叶草能够在死胡同当中想出这样一条路来,也是很不错了。」松井造和周至碰了一个:「周先生真是年轻有为啊。」
「哪里哪里,我们只是一个小公司,急需发展的机会。」周至说道:「今天告诉两位这些,就是想说……要是有一天,贵国有公司需要这样一个平台的话,告诉他们,中国有这么一个物美价廉的选择。」
「周桑没有想过出国路演,寻找投资吗?」金淳一问道:「如果系统成熟,去纳斯达克的话,应该很有机会的。」
「对,现在我国国内财团也在找寻资金出路。」日元升值影响太大,导致日本国内出现经济问题,大量资本都在积极拓寻海外的机会,松井造闻言立即点头道:「如果周桑有兴趣的话,我可以安排。」
「天使基金我们已经找到了。」周至的话却让松井造有了些遗憾: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安盛基金,它给我们投了五百万美元,我们现在正委托沪市的两家厂商,试制基准板卡。」
「你们是要搞类似那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?」
「那怎么可能?!」周至啼笑皆非:「就算是贝岭和华虹,他们也没有那样的实力!」
沪市是国家目前最大的半导体产业基地,但是说起国家的半导体产业历史,那真是「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」。
中国的半导体工业诞生一五计划期间,最早由苏联和东德协助,在首都建立了第一批半导体工厂——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。
五六年,中国半导体产业之母谢希德从it回国,被调往北大任半导体教研室副主任,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半导体人才。
年,谢希德到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担任副所长。同年,她建立了上海技术物理中专,旨在培养实验技术人才。
有了科研学术人才,有了工厂,有了技术工人,中国的半导体行业直到现在才搭起了架子。
很多沪市的半导体工业就占领了半壁江山,无论是在研发、还是在量产方面,都处于全国前列。
后来的无线电十四厂,首家制成pos电路;而无线电十九厂,则和首都东光电工厂并驾齐驱,成为中国ic产业中的南北「两霸」。
国家整体的芯片半导体技术研发,在当时与国际差距并不是太大,甚至在一些方面略有领先!
比如英特尔在一九七零年研制出的1kb的dra,而我国则在一九七五年也研制出来,仅仅比英特尔晚了五年时间。
而这个时候,三星才进入半导体行业不足一年,台岛的起步,甚至比大陆还要晚,才刚刚起步。
就算是到了改革开放初期,中科院沪市冶金所开发的离子注入机,甚至出口到了岛国,助力岛国的芯片制造。
但是这个产业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和隐患,那就是虽然工程技术人员有相当实力,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用来制造芯片的生产线和装备是引进的,一旦过时了,又该怎么办?
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熟知了,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化之时,我国从岛国全套引进了七条半导体生产线。但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才发现,因制造工艺中的技术问题和软件设计问题无法解决,生产线设备不能发挥作用。
半导体产业到了这个时候,已经发展成了必须依赖工艺技术,软件设计,半导体生产三者联动的「巨大明珠」,又娇又贵,已经长成了「买不起的样子」。
国家在芯片半导体产业上投入不均衡的、不充足的弊病,终于暴露了出来。由于在上就投入不充足,落后于别人,导致市场差距随着摩尔定律演进越拉越大。
一旦代差形成,那就真赶不上了,自行研发不仅不划算,还会耗费很多时间,财力,等到产品出来直接落后好几代,黄花菜都凉了。
「908」工程,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前年,受日韩两国先后在存储芯片领域赶超美国的启发,国家决定投资二十多亿到当时市场化运营水平最高、同时具备dra研发能力的无锡华晶,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。
但是审批节奏慢、工程建设拖拉,直到今年才堪堪投产,而

最新小说: 湖行志之禾刀传 修仙归来,从照顾小姨子开始 仙琼荟 我在罗刹海市斩妖除魔 长留亦持刀 修仙开始:我引领了全民修仙 良穗明玉难藏 一剑吞鸿 我真不想吃软饭啊(仙醉) 星际大宗师